第425节(1 / 2)

参天 风御九秋 2460 字 2天前

那道与大洞修为等同道行的阴魂就在建康正北的高山半腰。

到得近处,可见山林之中有破庙一座,庙宇不大,中等偏小,已经荒废多年,房舍残破,杂草丛生,一只夜猫子站在破屋的屋檐上咕咕叫唤。

到得庙门外,南风落地站定,左右张望。

元安宁歪头看他。

南风左右指点,“这处庙宇周围有禁锢,阳人可以随意出入,但里面的阴魂出不来。”

“何人所为?”元安宁问道。

“不知道,这处禁锢是道人画符起阵所为,过去看看阵符。”南风没有往庙里去,而是向东走去。

到得庙宇的围墙拐角处,南风冲着其中一块灰砖略施灵气,灵气所至,一道无形符咒一闪即逝。

符咒不一定都是画在纸上的,也可以写在砖石或者土木上,时间久了,朱砂会逐渐消失,但符咒仍在,只需以灵气感应,就能够激发显现。

虽然那道符咒一闪即逝,元安宁仍然看清了符咒上的字迹,但是令她疑惑的不是符文,而是符文下方的法印,这枚法印与三清道人所用的法印全然不同,“这是何人的法印?”

“这不是某人的法印,而是上清宗的上清法印。”南风说道,三宗各有三清法印一枚,作用是祈天授箓,所有道人的授箓都必须加盖这三枚法印中的一枚。

“这鬼魂并非易于善类?”元安宁皱眉看向破庙,但她虽有灵气修为,却没有龙目天眼,看不到阴魂存在。

南风摇了摇头,“也不是很厉害,深蓝大洞。”

“既然不是大恶凶顽,为何以上清法印囚困?”元安宁不解。

“这你就不懂了,”南风摆了摆手,“人死之后道籍是会被天庭取消的,道籍一旦取消,符咒的威力就可能随之消失,但三清法印不会,加盖了这种法印的符咒,其威力会一直存在。”

南风言罢,又指着那块灰砖说道,“就算这些砖墙被拆了,禁锢也不会消失。”

元安宁恍然大悟,又道,“看样子,这座庙宇荒废的时间并不很长。”

“也不短了,百八十年是有了。”南风转身向庙门走去。

元安宁移步跟上,“江南是太清宗的势力范围,上清宗怎会涉足此处?”

南风摇了摇头,“不知道,那鬼魂已经知道咱们来了,现在就站在门口,一会儿可以问问它。”

元安宁闻声歪头,却并无所见。

南风抬了抬手,抑制元安宁活人阳气,令其可以肉眼见鬼。

元安宁歪头再看,果然发现一个老僧模样的鬼魂站在庙门内侧,那老僧当有七八十岁光景,身形高大,身穿暗红袈裟,虽是阴魂之属,面容却多有慈悲,看其神情,貌似甚是急切。

二人走到门口,南风歪头看那老僧,正想说话,老僧却抢先开口,“南无阿弥陀佛,你终于来了……”

第六百零五章 破庙老僧

以南风此时的心境和见识,已经很少有什么事情能令他惊诧疑惑了,但老僧此言却令他甚感意外,这老僧面生的很,他确定自己之前不曾见过,再者,此人被困在此至少也有近百年,于情于理也不应该认得他。

南风疑惑之际,那老僧又是一句‘你终于来了’,言语之中的急切和欢喜甚是明显。

南风仍未答话,而是冲投来疑惑眼神的元安宁投去了与之相同的眼神,他真的不认识这老僧,确切的说是老僧死后化作的鬼魂。

“大师,你认得我?”南风歪头看向门里的老僧

老僧摇头,“老衲与施主素昧平生,只是受人指点,知道施主今日会来。”

“你受何人指点?”南风越发疑惑,“那人认得我?”

老僧再度摇头,“我不认得那人,那人也不认得施主。”

南风只是皱眉,没有追问,因为老僧的这番话明显自相矛盾,而他脸上的疑惑神情也非常明显,老僧随后定会就此作出解释。

果不其然,见南风皱眉,老僧主动解释道,“老衲法号宝正,圆寂于百年之前,圆寂弥留之际,闻听无形真言教诲,那声音只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会有一对年轻夫妇前来,而那传声之人所说的年月时辰正是此时此刻。”

“传声给你的是什么人?”南风追问,千里传音不是难事,只要修为足够,都可以为之,不能因此就断言当年传言给宝正和尚的就是多年之前自佛光寺外传音给他的那个老僧。

老僧没有立刻回答,犹豫片刻方才说道,“那人未曾报上名号,但听其言谈语气,当是道门中人。”

“多大年纪?”南风追问。

“当是乾道,长幼难辨。”老僧说道。

南风点了点头,倘若这老僧没有撒谎,此事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老僧是上清祖师亲自禁锢,因为只有混元大罗金仙才能够精准的料知后事,乃至能够断言具体的时辰,其他品阶的仙人不具备如此玄妙的神通。

“施主是道门中人?”老僧问道。

“道人倒是真的,道门中人已然不是了。”南风说道。

老僧闻言愣了一愣。

“怎么,当年传音之人说我是道人么?”南风问道。

老僧摇头,“不曾,老衲所问,只是因为对立门外,失礼非常。”

“大道无形,哪来那么多规矩,”南风说话的同时迈步进门,按照教派规矩,道人是不进庙宇的,和尚也不进道观,老僧问他是不是道士,只是想确定请他进去说话合不合适。

南风进去,元安宁也跟了进去,老僧侧立在旁,待二人进门,快走几步,自前方引路。

这里已经荒废了好多年,房舍也早已经坍塌破败,不过这老僧虽是鬼魂,却有道行,行走之时改变庙宇样貌,令其恢复早年光景。

老僧没有将二人往大殿引,而是引至东厢僧舍,里面陈设简单,只有坐处,二人坐下之后老僧也没有礼送茶水,因为即便端呈,也是阴气凝聚,二人自不会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