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皇嫁童养媳 度年 3589 字 1个月前

母后命宫人去取一些我爱吃的点心,屏退左右,随后对我说:“因为王谊在朝中表面上还是很有威望的。虽然他儿子王奉孝犯了错,但这事不能摆到明面上来,不然皇家颜面何存。既然这事不能明面处理,也就不能治王谊管教儿子不严之错。王谊无错,朝中地位不损,你父皇就没有办法让你脱离王家,不然大臣们又会为王谊鸣不平,若让人借机挑事就麻烦了。”

母后的一番解释,让我心中明了不少事,从此再也不提与王奉孝和离的事。

而后,我对母后说了王奉年救我的事,母后让我埋在心里,不对任何人提起,包括阿述。母后说王谊在朝中是个死守派,现出了王奉孝的事,让他在朝堂上消沉了些,让父皇很多新政策可以实行。若我说出愧对王奉年的事,怕王谊在朝中又蹦跳起来。

原来王家的事牵系着朝堂风云。我因此更是愧疚,更为善待公婆。虽王奉孝对我不善,但一码事归一码事,公婆在这事中是无辜的。

回宫的路上,坐在摇晃的马车上,我在想其实我并非是对王奉孝心软,而是内心深处希望王奉孝能够留住阿述。

那日谈话,阿述说年后他很有可能跟着许药医走访天下救死扶伤。

随着我朝初建,需要大量的人才,太医署向许药医抛出橄榄枝多次,皆被习惯自由的许药医委婉拒绝。许是许药医顶不住太医署的热情,想离开都城避上一避。

绿丫说阿述之后来寻过我,可惜被二皇兄挡了下去。我知后并没有因此事生二皇兄的气,而是装作不知道,想暗中寻机会去见阿述,却一直未能如愿。我不知道阿述这一走会去多久,儿时经常陪伴的玩伴渐渐长大,将要离开,心里总是不舍。

这月乙酉日,父皇派遣沁源公虞庆则驻守弘化,防备胡人。二皇兄再次请缨,又被父皇驳回。

父皇见他因此闷闷不乐,下朝后便对他说:“你尚未娶妻没有子嗣,这驻守之事十分凶险,万一出了意外该怎么办?难道要连个子嗣都没留下来吗?你大皇兄不同,他早已选妃,云昭训都帮他生了儿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长安,又叫西安,我在机场还看到了咸阳,可没看到大兴,若不了解隋朝的历史,怕没有几人知道,西安在隋朝还有一个名字叫“大兴”。世人应记住这个名字,因为它代表了一段历史,一个朝代。

☆、第025章 母后的抱怨

母后见父皇说得太过直接,笑骂父皇,说:“别人当你这天子的面还得委婉两句。哪像你,都做天子了,还口吐不详之语。”

父皇听后,毫无责怪母后直言不讳之意,还笑呵呵地对母后说:“是,及是。皇后教训的是。皇后所言皆为金玉良言,朕不敢不听皇后的话。”

二皇兄听父皇这么一说,知道是他没有子嗣的问题,烦恼郁积之气一扫而空,站在一旁乐呵呵地笑。

而我则是看到父皇母后这般恩爱羡慕不已。我想我与王奉孝也许永远都不会如父皇母后这般情投意合。

父皇和二皇兄走在前面,我和母后落在后头。母后对低语我抱怨了大皇兄几句:“你父皇贵为天子却只有你母后一个人,可你看你大皇兄,妾室无数也就算了,还宠妾灭妻!”

“大皇兄怎么个宠妾灭妻法?”我充分担当母后的解语花,和母后走到一旁说悄悄话。

母后依旧抱怨大皇兄,说:“我把元氏嫁给你大皇兄做太子妃,是希望他能兴隆基业的,没想他竟不与太子妃同房,只爱宠幸云昭训和其他小妾,让身体健健康康的太子妃没两天便被气死了!我怀疑是得宠的云昭训做了手脚。”

“母后怎知这么多内宅相斗之事?”我疑惑不解,毕竟父皇只有母后一个女人,母后哪里学来这些见识。

“还不是你外公孤独信太多妻妾,让你母后从小就在妻妾相斗的环境中长大。也正是如此,当年你父亲接我过门,知我心结,对我发誓,说他这一辈子都不会与别的女人生儿育女,独宠我一个。”母后的脸上难得闪过一丝羞色。

“父皇真是好男儿,言必出行必果,即使做了天子也不改当年的诺言,可见父皇对母后的心喜。母后,你真是太有福气了!”我因此越发地崇敬父皇、羡慕母后。

母后乐呵了一会,又因大皇兄的事烦恼起来:“如今这云昭训连儿子都有了。她觉得母凭子贵,便专擅东宫之政,企图扶正,实在可恶。自古妾就是妾,嫡就是嫡。她一个妾室这么有野心,能说她在元氏身死这事上清白吗?!”

“那母后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你父皇觉得云昭训生了儿子,这皇室有后,心中正喜着呢。他才不管什么嫡子庶子的。且先这样吧,容母后先派人监视她一番,看能不能找到云昭训谋害太子妃的证据!”

母后的烦恼我没法帮她解决,真希望大皇兄不要再因此事惹恼母后。

……

……

不久后,突厥更是猖狂,侵犯周盘,行军总管达奚长儒迎击,却被敌寇打败,京都再次震惊。父皇更是觉得住在前北周旧都不详,影响大隋气运,使前线战败。父皇催人加紧新都营建,要尽快迁都。

二皇兄之后常和我一道长吁短叹,说:“好男儿不能为国捐躯,真是蹉跎度日!”

我拿起兵书放到他面前,说:“二皇兄何必失意。父皇都说了你未有子嗣才不让你去前线的,待你娶妃有了子嗣不就有机会一展身手了吗?哪像我身为女儿身,那才是永无用武之地呢。”

后面这句话,我说得很低,二皇兄没听到,只顾说自个的事:“待我娶妻生子,那都什么时候去了。说不定突厥那时候已被我大隋打败了!”

我见二皇兄不肯接过兵书,硬塞到他怀里,让被动的他接过,而后说:“二皇兄你忘了,南下还有陈朝,西梁国。你那会没有机会?”

二皇兄拿着兵书,一拍大腿,脸上是恍然大悟后的惊喜万分:“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事。幸得阿五提醒。兄这就好好研究兵书,以便以后大展身手。”

我看着埋头啃书的二皇兄,心想真是太好了!二皇兄肯看书,以后就少在我面前唠叨,少出现在我面前,那我便有机会可以去见阿述了,嘿嘿~~

估计是我欢喜的表情让二皇兄有所察觉,他居然严肃地说:“别以为我没看着你,你便能找阿述那臭小子。上次你病重,我由着你。这往后不许你和他往来。”

小心思被二皇兄识破,我生气地跺脚跑了,心想这段时间暂且不去找阿述,过段时间我总会寻到机会的。

十二月一过,又是一年。这时是开皇三年正月庚子日,父皇觉得将要迁入大兴城了,下令大赦天下,让天下人粘粘这喜气。

而后癸亥日,高丽再次派遣使者前来朝拜。他们打听到父皇没有服下奇药是因为心有忌惮,居然直接说:“我高丽国不知中土风俗,冒昧地献上奇药让陛下担心。既然这奇药陛下不敢服用,不如归还我高丽。我们愿意送上更多的特产,显示两帮交好。”

有朝中臣子闻后忍不住出言讽刺:“异邦就是异邦,完全不懂礼节。哪有送出去还要收回来的道理。”

此人大胆一说,朝堂立刻炸开了锅,纷纷附和。

高丽使者面不改色地说:“陛下,我高丽国是诚心与大隋交好,未想大隋因我觉得奇药珍贵而说了错言,让我这个使臣难堪。”

父皇随后命人把第一个发言的大臣拉出去,象征性地打了十大板,出言安抚使者说:“朕并非担心奇药,相反正是因为奇药效果明显,所以才想到暮年再服用奇药。这样一来益寿时间更长,更显得出奇药的疗效。高丽国再次来我大隋,深表厚谊,我大隋岂可不赠与金珠。只不过这新都已建,国库亏空,怕不能尽情表达我大隋的厚谊啊。”

一番话说得高丽使者心情极好。下朝后父皇亲自安抚了被打的臣子,此事就此而过。

朝堂之事我管不了,只好寻思着如何逃离二皇兄的“监控”。二皇兄就像个影子般对我如影随形,不管我到哪里手里都捧着一本兵书。

在正月月底,当我看到街上不断搬着货物的商贾时,心思一动,想到一计,便找了个进宫的借口,带着二皇兄这个甩不掉的大尾巴入宫见母后,待我献计,看二皇兄还如何阻止我与阿述见面。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南陈灭亡,高熲的儿子在不久后娶杨勇的女儿推算,杨勇娶妃应是成为太子后不久娶的,在杨广成亲前。又根据隋书里记载文献皇后所说,太子妃没两天就气死的原话,可见文献皇后对杨勇的意见不是一天两天的,也不是后期才有的。看看,杨勇这太子自从太子妃死了以后近二十年没续弦,这中间肯定发生了一些史书没记载的事,因为这事太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