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大事件(求月票)(1 / 2)

国士 衣山尽 1842 字 2个月前

从兵部出来之后,一直到皇城门口,孙元都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黄佑自然知道孙元这次来南京请战这事干砸了,他自从卢象升以身殉国,孙元却跑到南方之后,心情一直都很抑郁。再加上这三年国事一日烂过一日,他更是老了许多。

见这次白跑了一躺,心中也是颓然,眼角的皱纹在日头下显得更深。

等出了皇城,站在桥上,孙元狠狠地一拍阑干,心绪才平复了许多,突然道:“史部堂,真真叫某失望啊!”

黄佑难得见孙元如此失落,强笑着安慰他道:“太初这才是‘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方才史部堂怎么说,可同意我扬州镇出兵之举?”

“被否决了。”

“什么,怎么会?”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黄佑还是忍不住叫出声来。

孙元苦笑了一声,也不急着登车,就同黄佑一道在河边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将方才的情形详细同黄佑说了一遍,然后又有些后悔地说:“我这人带兵久了,杀伐果断,难免染上了军营的习惯。我对史尚书所说的话,是不是过激了些?”

“骂得好!”

“什么?”

“太初,我说你骂史可法骂得好。”黄佑冷笑起来:“史宪之名气虽大,可胸中的格局却小得很。当年卢公与他共事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史宪之人品德性无可挑剔,可脑子却极糊涂,有的时候甚至是食古不化。每每有奇思怪想,自以为得计,其实在他人看来却荒唐得紧。卢公看人还真看得准啊,这个史宪之舍不得出钱不说,还是一个没有担待之人。一句出了事或者兵败算谁的,还真说出了他和南京六部昏聩诸公的心声啊!”

孙元默然不语。

黄佑越说越气愤,笑声也尖刻起来:“江南诸公,或者说我大明朝的文官们,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人格是高洁,可这样的人对于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国家用他们,是要他们保境安民,他们遇到死一死博得美名,自己倒是痛快了,可国家和百姓又该如何?”

“咱们扬州镇这次出兵开封,胜了固然是好事,皆大欢喜。可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是要追究责任的。同意太处你出兵的兵部一干人等都要引咎辞职,说不定好因为指挥不利,而被罢官免职,下入狱中。当初松锦大败的时候,兵部尚书陈新甲不就被抓捕入狱,然后腰斩弃市吗?前事可鉴,如果咱们这次败了,南京兵部那全官员们只怕也要倒下几个。而且,给咱们出军费的户部也要承担责任。太初,他们与其冒着偌大风险答应咱们宁乡军出兵,还不如直接否则来得简单。你说,换你是史可法,你会如何决断?”

孙元先前心头已经隐约有这么一个念头,可却还没能想得如此之透。现在听黄佑这么一分析,立即醒悟过来,摇头:“这究竟是怎么了,难道因为自己能够太太平平,就不管这国家,不管开封一城人的死活了?”

黄佑心中也有一股抑郁之气腾起,尖刻地说:“国事烂到如今这般地步,不就是因为朝中尽是懂得如何做官如何做人的衮衮诸公吗?有的人啊,除了会做官,却是什么也不会的。”

说到这里,想起国事,黄佑的眼睛里有眼泪迸出,然后长长一揖:“将军。”

孙元吓了一条,急忙将他扶起:“黄兄,你我亲如兄弟,有话直说,何需如何?”

黄佑:“开封危急,河南危急,中原危急,大明朝危急,将军不能放弃啊!”

孙元咬牙:“黄兄放心,我不会放弃的。无论如何,最多五日,我宁乡军都必北上。你传我命令回扬州镇,命伟字营、元字营和骑兵营立即战前动员,并于后日全体开拨至凤阳集结,准备进入河南。黄兄,咱们再琢磨琢磨,该如何筹备军饷,又该如何拿到兵部调兵的兵符。”

听孙元下令出兵,黄佑一脸激动,直起身来:“是,属下立即飞鸽传书回老家,让部队都动起来。”

然后他又叹息一声:“如果刘阁老还在就好了。”

听到他提起刘宇亮,孙元心头一阵伤感,也不接茬:“想想,好生想想,天无绝人之路。”

可兵符却卡在史可法手头,孙元先前又同他说僵了,这个法子又能够从哪里去想。

回到自己在南京的府邸之后,孙元坐在书房里想了半天,却不得要领。

眼见着天色已近黄昏,他心中不觉得有些颓然。

心中也自后悔,早知道这三年就不将手头的钱全投进海军里去,一至于搞到现在,要想发动一场跨越三省的大战役,军费却没处着落。否则,现在老子就不管不顾地直接提兵北上,等打完这一仗再说。

不过,海军乃是必由之路,千秋大计,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就看到黄佑满面严肃地走进来:“将军,出大事了。”

“什么事?”孙元急问。

黄佑:“永城刘超反了,并出兵攻打宿州,并威胁凤阳。我军如果要入豫参战,道路已然断绝。”

“永城是在哪里,刘超是谁,怎么反的?”孙元有点莫名其妙:“舆图。”

黄佑忙找出一份地图,铺在地上。

孙元蹲下去,只看了一眼,就随意道:“事情是有点麻烦了。”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