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1 / 2)

枭臣 更俗 3302 字 25天前

流刑有流边、充军、充役诸种,流海岛是流,编为运卒可以算作充军。

林缚点点头,答应道:“行,我帮汤公问一声,想来有不少人愿留在山东。”

汤浩信见林缚答应的干脆,这么说也是保证会给他留一批人下来,看着一旁的孙敬堂一副唯林缚马首是瞻、惟命是从的样子,他心里感慨万千:如今多事之秋,得人者得势,但是要如何才能得人?

想他以前,以为天下无人不能牺牲,断不会为小小的西河会大动干戈做出拥兵进逼山东这样的狂妄事情,唯林缚枭勇无畏,一怒而拔刀,孙家、西河会自然也死心踏地的为林缚所用。

这里面没有其他道理可说,唯孙家、西河会认定林缚才能保障他们的利益,自然死心相随。

这道理说起来简单,能做到者却难。

汤浩信一手促使青州军哗变,虽然一举抵定山东大局,但是乱兵流寇为祸地方,遗憾甚烈。虽然将一切罪责都推到柳叶飞头上,但地方上不是没有明眼人,这也使地方势力与汤浩信之间始终有一层隔阂难消。徐见深一来山东,就有好些人主动去抱他的大腿,主要也是地方势力担忧汤浩信为保漕运,会牺牲地方利益。

汤浩信又问过林缚对昌邑案会审决议的意见,见林缚没有意见,便使马朝给徐学见答复,送奏事折子八百里加紧进京,将这些事情一件件的迅速处理掉,才能拔丝抽茧的将头绪理出来。

“有一件事要告诉汤公,”林缚说道,“守阳信时,有部分邵武残兵给我编入江东左军,也有部分邵武将卒留在阳信,这次张晋贤张大人带来的五百乡兵里,有些军官就是从中提拔,他们与李兵部渊源颇深,这些事情要告诉汤公知道的……”

“哦,我知道了,若有才干,我会用之。”汤浩信点点头说道,这种事情现在也无法深谈,还不知道陈信伯、李卓他们的态度,要找个中间人接触一下才知道。

林缚午间在城中设宴邀肖玄畴,肖玄畴做贼心虚,匆匆用过宴就告辞离去。

午后,林缚就正式将孙敬轩、孙文耀等人从狱中接过来,名义上说是由江东左军监刑、押往崇州江口外海岛流放充役,林缚也没有什么顾忌,夜里就在青州城设宴予以抚慰。

除了西河会之外,还有其他二十一家河帮共一百二十余名会众被擒,他们主要是江宁及附近地区的河帮势力。

为保证江宁河帮势力不一下子给击溃,昌邑哗变的罪责主要由西河会承受下来,柳叶飞最初几天搜集的主要是西河会与孙家的罪证,也为保护其他河帮势力提供条件。除了在昌邑哗变事件里犯下命案的两家河帮势力时,有十余人跟孙家等人一并判处流刑、监刑外,其他十九家都以无罪论处,拖到林缚赶来青州再释放,便是给林缚将这个人情做足。

林缚在宴席上替汤浩信说了要收留一部分人手留在山东的事情。

孙家是铁心跟林缚去崇州;林缚也不想让孙家人留下来,免得汤浩信怀疑他意图对胶莱河运卒伸手,这时候他们这边要更团结一些才行。

西河会绝大部分人都是山东西河人,虽然对林缚心怀感激,但是在西河会解散之后,众人都要考虑自己及家人的实际生存问题,觉得留在山东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除了给无罪释放的百余人,在处于流刑、监刑的三百余人里,最终倒也有四五十人愿意留在山东编入运卒服刑。

林缚与孙敬轩、孙敬堂商议过,只要汤浩信愿意接收,他们还可以让一部分西河会普通会众留在山东。

一边在青州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一边等待朝廷对昌邑案做出最终的决议,然在四月六日夜间,林缚在青州突然接到傅青河从崇州递来的急报:东海寇于四月夜大举登陆侵崇州!

第25章 回崇州

(元旦快乐,兄弟们元旦快乐,赶在零点准时更新了!求红票,新年第一张红票给俺吧!)

从胶州湾扬帆南下,为避风浪,贴近海南行。

淮河口以南的海域为黄水洋,淮口与江口相仿,沙洲颇多,只是规模略小,这一片海域水浑浊且淤浅。从崇州及登莱等地雇来的船民,对淮口水情也不甚熟悉,望着距陆地有好几里远,“津海号”过这片海域就折了两副大舵,后用三艘千石船在前拿铅锤测深浅,才勉强通过。

过淮口就耗用了一天时间,一直到十五日才望见长山岛。

江口外的沙洲颇多,但是基岩岛却少,长山岛颇为好认,林缚站在甲板上,指着长山岛方向,跟孙敬轩、孙敬堂说道:“那便是长山岛!”

碧水荡漾,汹涌起伏的海水就仿佛一整块嵌在天地间、荡漾着流光溢彩的巨大翡翠,给树林覆盖的长山岛呈青黑色,仿佛是整块翡翠里浓绿滴翠的一点,船队经过时,海岛上群鸟飞翔,从船队的上空掠过,黑压压的,仿佛一大片雨云。

此时,津海号降帆减速,传令兵挥舞讯旗,指挥其他船舶调整船头折向往江口方向航行。

*******

林缚四月六日在青州接到傅青河从崇州发出来的警讯,也差不多在稍晚些时候,京中接到青州关于昌邑哗变结案折子以及崇州遇寇袭的信报。

不管朝中有多少暗流,崇州遇袭意味着北面的淮口也受到东海寇的威胁,而淮口是当前江东、两浙、荆、湘、中州等郡漕粮主要的出海通道。宁海镇水师不足恃,调江东左军驻防崇州,以保淮口安全,则为当务之急。

昌邑哗变结案折子当夜就通过御览批准,与兵部调兵公函,于四月九日抵达青州。

林缚的官职也有小小的变动,由正七品江东郡按察使司都监更改为正六品靖海都监使。

林缚在接到傅青河从崇州发来的信报当夜,就派信使联络分散各处江东左军往即墨集结,做好回师崇州的准备。除了留一哨精锐以及还在休养的将卒共约四百余人在津海由孙尚望节制外,宁则臣率领六百精卒于十一日抵达即墨,与林缚会师,起程返回崇州。

也是在林缚从即墨启航当日,李卓正式以右都御史衔出任兵部尚书兼督燕蓟,宁河、蓟州、津海、临榆诸驻军,皆划归其辖制。

此举等若是从大同、宣化二镇抽出四万兵马来加强蓟镇,使蓟镇辖制兵马超过十万,是李卓平虏策第一步“缓图辽西、稳固燕山”的战略构想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也因为缓解京畿粮荒的需要,约有六万余兵马驻扎在宁河、蓟州、津海等近海军塞地,实际上已经初步形成内线防御的格局。

李卓于十二日巡津海,与郝宗成汇合,接管驻守津海的两万蓟镇军。

在十三日稍晚些时候,高宗庭抵青州,与汤浩信会面。

登州军是李卓平虏策三路布局构想中极重要的一环,虽然登州军受兵部直辖,归李卓节制,与山东地方关系不大,但是没有山东地方的配合,想要在一两年时间里,使登州军战力有较大的提高,很困难。

汤、顾与张、岳分裂,为李卓获得汤浩信在山东的支持,提供便利的条件。也许李卓、高宗庭会惋惜楚党内部决裂来得有些晚了,不然江东郡的局面还能稍好看一些;不过世事无常,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高宗庭到青州时,林缚已经在海上了,仓促之间也没能再见一面。

林缚官职的变动,自然是李卓在背后推动的功劳,当然也有郝宗成的功劳在内。

青州军事变之后,林缚领军登岸,津海号等船则直接绕过山东半岛到胶州湾运漕粮北上。这两万多石米粮,是津海仓诸粮计划之外,林缚一起划给蓟北军,算是还郝宗成之前未阻止江东左军离开津海的人情。

江东按察使司都监为正七品文官,靖海都监使为正六品文官,由于林缚的散阶与爵位都是从五品,此次职事官阶的升迁,看上去意义不大,实际上则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