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旧案再查(二)(2 / 2)

大讼师 莫风流 2045 字 19天前

年轻打量着院子里,又看着蔡婆婆,道:“我来问问六年前,马易的案子。”

“你是官府的人?”蔡氏问道:“案子、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你、你为什么现在问。”

年轻人淡淡地道:“我来了解一下当年的情况,您将您知道的都告诉我,或许……我能帮您。”

“怎……怎么帮?”蔡氏有些激动,目光灼灼地盯着年轻人,激动的手细微地抖了起来,“我、我家只有我这个老婆子,除此以外一无所有,你、你要是想要行骗,你、你会失望的。”

“既然没东西给我骗,那婆婆就给我说说当年的事情吧。”年轻人道。

蔡婆婆犹豫了一下,清了清喉咙,道:“当年,当年我儿去严府,根本不是夜入他家的,而是严智那老贼让我儿去的,他家的侧门都是虚掩着的。所以我儿才能轻易进去,却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将我儿……打死了!”

提起往事,蔡氏又哭了起来。

“您从头说,不要着急。”年轻人道。

蔡氏哭了一会儿,断断续续将当年的事情说了一遍,等说完她不确定地道:“当年知道这些事情的人,都是严府的下人,那些人有的死了,有的送去远处的庄子里,还有的人卖掉了。”

“你要想找,很不容易!”蔡氏道。

年轻人含笑道:“婆婆不用担心,事情我会看着处理,等开堂审问的时候,需要你去的话,会有衙门的人来找你,若是没有,到时候也会有人来告诉你结果的。”

年轻人说着,拱了拱手告辞出去了。

蔡氏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觉得像是做梦一样,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再难入睡,第二天她将这件事告诉自己娘家的兄弟。

兄弟当下就道:“这怎么可能,谁会好好的给你翻案,当年咱们告了那么多回也没有人受理,现在无亲无故的,哪有人管这闲事。”

蔡氏点了点头,觉得他们说的对,就又哭了一会儿,将此事放在脑后去了。

……

城外的隆安寺新址落成十多年,香火一直很不错,柳氏心里慌的时候,就会进庙里来上一炷香,听半个时辰的唱经,便去后面的禅院要一间禅房安安静静抄一页的经文,再回家。

九月初七,柳氏听完宝殿内的早课诵经后,便去了每日都去的禅房内,抄经文。

她留了婆子在外面,在桌前坐下来,刚铺开纸张,一抬头就看到杜九言站在她面前,她吓了一跳,道:“又、又是你。”

“严夫人。”杜九言在她对面坐下来,拿起严夫人昨天来抄的经文,“我以为夫人您是在抄《心经》或《地藏本愿经》呢,没有想到是《楞严咒》啊。夫人心里很害怕?”

柳氏握着笔,神色很激动,“你想干什么?”

“《楞严咒》,夫人求什么呢?”杜九言问道:“是消除厄难,消除牢狱,还是求子抑或求长寿?”

柳氏冷冷地道:“杜先生,你的年纪也不过和我儿子一般大,却用这样的语气和我说话,身为堂堂讼师就是这样目无尊长吗。”

“说起您儿子,您不是没有儿子了吗。”杜九言看着柳氏。

柳氏面色一下子白了起来,盯着杜九言,“你来,到底想说什么?”

“我来和夫人您谈一笔买卖。”杜九言道:“一笔只要您胆子大,就能拥有全世界的买卖,让您下半辈子无忧无虑,再也不用抄这些经文让自己平静,消除一切厄难的买卖。”

柳氏盯着她,“什么买卖?”

……

县衙中,桂王接到第三封信。短短几日功夫,府衙的这位李大人,已经给他送来了三封信。

语气上,一封比一封犀利露骨急躁。

桂王的腿架在高高的桌案上,将信随手丢下桌子上,看着乔墨道:“这李大人一个五品小官,哪里的底气,天天写信威胁我?”

“爷。人家也不是威胁您,人家是威胁刘县令。”乔墨道。

桂王冷哼一声,“我现在就是刘县令!”说着喝了一口茶,眯了眯眼睛道:“等爷把手上办好了,就去会会这位李大人。”

乔墨应是。

“爷,”顾青山在外面道:“杜九言来了。”

桂王迅速将脚拿了下来,抓了桌子上的文书平铺开,又将毛笔沾了朱砂在文书上圈圈点点,忙里偷闲地回道:“让她进来吧。”

顾青山嘴角抖了抖,垂头出去。

“大人!”杜九言负手进来,打量着桂王,“这青天白日的,您这么用功努力啊。”

桂王放了笔,揉了揉鼻梁很辛苦地道:“本官既然做了刘县令,当然就要将手里的事做好。干什么,你是有什么困难来求救吗。”

杜九言斜靠在他的桌案上,眉头一挑,似笑非笑地道:“准备好了吗?”

“准、准备什么?”桂王一抖,离了就想到那天公堂上,杜九言摸人家小大夫手的事,他慢悠悠地将手往后收了收。

杜九言白了他一眼,“大人是准备将严长田在这牢里没名没分的关一辈子?”

“你有办法了?”桂王看着她。

杜九言点头,勾了勾指头,“过来,我告诉你。”

桂王乖巧地往前凑了凑,兴冲冲地瞪大了眼睛,求知若渴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