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起了杀心(1 / 2)

沈家九姑娘 夜纤雪 2286 字 24天前

沈穆轲的拒绝,在高鋆的意料之外。要知道三品官的女儿嫁给一品亲王,那怕是续弦,那也是高攀。沈家父女如此不识抬举,让高鋆怒火中烧,不过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面上依然淡然,“不知令嫒许配的是哪户人家?”

“此等私密之事,恕下官不能如实相告。”沈穆轲严肃地道。

“沈大人可还记得正统三年十一月十七日那天发生了事?”高鋆勾起一边唇角,阴冷地笑问道。

沈穆轲脸色微变,那天正是沈丹逦出生的日子。

“三月二十七日,本王会让官媒上门提亲。”高鋆说完这句话,头脑一下清晰起来,他根本就没必要如此磨磨唧唧的,他亦不用威胁沈穆轲,让沈穆轲答应把沈丹遐嫁给他,他其实可以直接进宫请旨,让皇上把沈丹遐指给他做继妃。

高鋆为耽误纠结了这么长的时间,感到懊恼,不过为时不晚,沈丹遐三月二十六日才及笄,他意得志满地扬长而去;沈穆轲呆若木鸡地坐在椅子上,盘算这其中的利弊,是嫁女好还是不嫁女好?沈丹遐从外面吃了午饭,才回来,莫失找门子一打听,就知道高鋆来过,并与沈穆轲在正厅坐了一会,还喝了茶,走时面色愉悦。

沈丹遐意识到,这两个渣男达成了某个协定。

会是什么协定?

沈丹遐想起高鋆在街上拦住她说得话,脸上血色褪尽,他不会是想娶她吧?这个时代,皇权至高,父权至上,这两人一联手足可以害死她。沈丹遐深觉自己胳膊太细,扭不过两条大腿,立刻寻求外援,直奔若水院而去。

陶氏正好在和沈柏密说话,不用沈丹遐分头去找他们了,在两人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把街上被高鋆拦住以及高鋆上门、还有自己的猜测全说了出来,苦着脸道:“娘,大哥,我不要嫁给高鋆那个坏蛋,我死也不要嫁给他。”

陶氏伸手将她搂入怀中,“九儿乖,别怕,没有娘的同意,老爷他不敢也不能将你胡乱许人的,别怕别怕啊。”陶氏觉得有沈穆轲孝期产女做把柄,沈穆轲行事会有所顾忌,却忘了这个把柄,她可以用,别人也可以拿来要挟沈穆轲的。虽说三年孝期要禁欲,但因时间太长,一般过了百日热孝,夫妻是可以同房的,若是一不小心闹出人命来,大多也是民不告,官不究;当然若是有人告发,官府还是会依律处罚。

可纵是有这把柄做保障,沈丹遐仍然感到不安,蹙眉揣测道:“娘,若是老爷私下和高鋆互换信物什么的,高鋆拿着信物说老爷已将我许配给他,他一定要娶我过门,该怎么办?”那时候就算弄死沈穆轲,也于事无补,最多也就是让她晚三年出嫁,“若是高鋆依仗身份,向宫里要下赐婚旨意怎么办?”

陶氏这下也心乱如麻了,沈丹遐设想的这两种情况,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女儿嫁给那个乱臣贼子?沈柏密站了起身道:“母亲,妹妹,我出去一趟。”

“大哥,你要去干吗?”沈丹遐拽住他的腰带,“大哥,你别冲动。”

“放心,大哥不会做鲁莽之事的。”沈柏密胸有成竹地淡笑道。

陶氏看了眼长子,轻轻拍拍沈丹遐的背,“九儿,要相信你大哥。”虽然她从没想过会出现这种事,但这些年培养出来的那些势力,也是可以一用的,更何况兄长还在世,兄长在皇上面前也说得上话,只要没有赐婚圣旨,一切都好办。

沈丹遐慢慢地松开手,目送沈柏密出门。陶氏又安抚了她几句,送她回了祉园,嘱咐婢女们好生伺候。等陶氏离开后,沈丹遐把装银票的匣子拿出来放在榻上,然后把莫忘叫了进来,摸着下巴问道:“莫忘,你说杀手好不好请啊?”

“那要看姑娘请得是几流的杀手。”莫忘淡定地道。

“请杀手当然要请一流的,一击击中,不留后患。”沈丹遐打开匣子,“请三个一流杀手,一起出手,我就不信他不死。”沈丹遐对高鋆动了杀心,她不想死,那么就只能让高鋆去死。

“姑娘,这些银票只怕不够。”莫忘迟疑地道。

“这些是定金,只要把人杀死,我会出一千两黄金。”沈丹遐阴恻恻地道。她不是面团,任人拿捏,这个臭男人想染指她,是作梦。

“姑娘出到这个价钱,足够买他一条狗命了。”莫忘盖上了匣子。

“这事不宜宣扬,不要让其他人知道。”沈丹遐叮嘱道。

“奴婢明白。”莫忘听得懂沈丹遐话里的意思,抱着匣子出去了。

沈丹遐憋在心里那口郁气,总算是消了些许,决定这些天都不出门,静等高鋆死讯传来。

会试和乡试一样,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须提前一日进贡院,经过一共三道筛查后,进入预先安排好的号舍里,睡个囫囵觉,次日一早鸡鸣后,等差人发下卷子,就可以开始应答,等到傍晚时分,差人收卷封存,考生们在号舍歇一晚,第三日清晨只需要通过一道检查就可以离开贡院,回家歇个一晚后,再到贡院来,进行第二轮考试。

初八这天一早,吃过一顿丰盛的早饭后,沈柏密等七位举人老爷,乘坐三辆马车前往贡院。因为各省应届举人和历届举人及符合条件的国子监的监生皆可应考,每年参加会试的人都有四五千,今年也不例外。

经过三道筛查后,沈柏密等人顺利的进入了贡院,按着号牌找到了号舍,将号牌挂在门口的钉子上,进号舍整理东西。因考卷尚未发放,只要考生不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差人是不管他们的。沈柏密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把炭盆烧起来;八月秋闱,考验的是耐热能力,二月春闱,要经受的是严寒的考验。

清早,卷子发了下来,第一题:“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

看到题目后,沈柏密立刻思考它的出处。在考生们尽情挥毫泼墨之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春雨,寒意倍增,让考生们不得不打断思绪,往炭盆里添炭。春寒料峭,傍晚时分,骤雨初歇,天色阴沉沉,似乎酝酿着另一场大雨。

天气寒冷,百姓们早早归家,街上行人稀少,一辆翠盖珠缨绘着金色腾龙纹饰的马车从街那头缓缓驶来,突然,车夫摔下了马车,护卫们拨出佩剑,大声喊道:“保护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