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2)

东唐再续 云无风 5143 字 14天前

杨复恭针锋相对,留在长安拒不上任,同时,声称自己有病,上奏要求回家养老,借此对李晔进行要挟。这对李晔来说实在是求之不得,朝廷立即同意了他的请求:免去了杨复恭的一切官职,让他以上将军的身份退休。

杨复恭看到要挟不成,反而弄巧成拙。不禁恼羞成怒,派亲信张绾将宣布皇帝诏命的使臣暗杀于归途中。杨复恭闲居家中月余,烦躁无比,想找个亲近之人诉说心中冤屈。他的居邸在昭化坊,不远处就是玉山营,玉山营军使杨守信是杨复恭的养子,不忘旧恩,时常探望。众人纷说杨复恭和杨守信密谋造反。

十一月八日,李晔令天威都将李顺节等人带兵攻打杨府,逮捕杨复恭。张绾率领杨府家兵奋死抵挡,杨守信闻讯带领玉山营兵前来救援。双方混战一场,从白天一直打到夜晚。然后挑灯夜战,又从夜晚打到白天。九日,刘崇望奉命领禁军前去助战。杨守信部下看到刘崇望带兵增援,自料不敌,纷纷弃甲。杨守信眼见不支,只得保护杨复恭及其族人从通化门逃出长安,直奔兴元。

杨复恭出逃后,李顺节也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李晔纳入了铲除的黑名单中。李晔命令两军中尉刘景宣、西门君遂设法解决他。

十二月十一日,刘景宣、西门君遂以李晔的名义召李顺节入宫,李顺节带着三百士卒来到银台门,宫门侍卫拦住随行军士,只让李顺节一人进宫。李顺节毫不迟疑,独自进宫,即被埋伏的神策军斩杀。随行兵丁闻知主帅被杀,一哄而散。

杨复恭、李顺节一逃一亡,百官在朝堂上是祝福声声、贺喜连连。杨复恭到兴元后,与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一起纠集兵力,向朝廷开战,杨复恭的养子诸如洋州节度使杨守忠、龙剑节度使杨守贞及绵州刺史杨守厚等相继响应。杨守亮先进攻剑南东川、不下;复想取道金州、奇袭京城,又不成。杨守亮接连失败,军威不振,自然引起周道觊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首先跳了出来,擅自出兵,与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合力攻打山南。

景福元年七月,杨复恭、杨守亮、杨守信等无力据守山南,便想渡河去投奔李克用,当行到华州时,被韩建擒获。

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出身军旅世家。中和年间,从杨复光入援京师。杨复光去世后,被田令孜以厚利诱顺,并认其为父。田令孜失势,杨复恭上台,为解韩建背叛杨氏之恨,将其排挤到偏远的华州作刺史。不料冤家路窄、亦可谓命中注定,杨复恭自掘坟墓,毋庸多语。

杨复恭鄙弃韩建;韩建痛恨杨复恭。两人见面,杨复恭冷语讥讽,韩建一气之下,当场宰了杨复恭,并将杨守亮等人押解回京处斩。

李茂贞占据山南之地后,继续用兵,拓展地盘,先后攻占了凤州、洋州和泾原三地,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李茂贞虽斗大的字不识几筐,却也开始关心起朝政来。不过对朝廷的奏报也益加骄横,言语辍词中时常有不恭之处。

景福二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李晔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信之结尾是无比的尖酸刻薄:“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李晔勃然暴怒,逼着宰相杜让能筹划出兵,结果不必多说,李茂贞本身就出身于神策,于是朝廷又一次战败。

又到一年正月初一,李晔觉得去年还是不顺,于是再次改元,年号乾宁,大赦天下。这段时期朝廷运作还算平稳,只是宰相有了些许变动:杜让能遇害后,崔昭纬升为首相。次相为韦昭度、徐彦若、崔胤。崔胤,字垂休,小名缁郎,宣宗朝宰相崔慎由之子。崔昭纬因其是同族,大力提拔,最后当上宰相。其间还有郑延昌、郑綮短暂为相。

郑延昌,字光远,僖宗朝宰相郑从谠的从兄弟。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凡事和稀泥,李晔看不惯,后其告病,圣上即准。郑綮,字蕴武,却是个极有性格之傲人。其出任庐州刺史时,黄巢义军从广州北上,攻掠淮南,郑綮写信给黄巢,请求不要犯境,郑綮文笔甚佳,由以其诗为妙,人称“郑五歇后体”。黄巢笑而从之,庐州全境得以完好无损。郑綮在地方上政绩突出,在朝中亦大有声誉、风节凛然,李晔对其十分欣赏。最可贵的是郑綮常怀家国之忧、济时之念,而对官职升迁意兴阑珊。

郑綮入相的消息传出后,政事堂一小吏闻之速去郑家报喜。郑綮笑曰:“诸君谬矣,天下群臣均拜相,亦不为吾之。”堂吏正色相告:“此圣上之意,非宰相引荐。”郑綮笑容立敛,言道:“果真如此?!”不久,贺客接踵而至,郑綮搔首长叹:“歇后郑五为相,时事可知矣!”言外之意:我郑五并无宰相之才,只是写了几首关心时局的歪诗,而令天子误会我有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才,破格提拔。圣上求贤若渴,而朝堂宰相却不合圣意,既然宰相们都不合圣意,区区一个郑五又有何德、何能、何才、何为呢?!时事之败劣,由此可知!

郑綮上表让贤、坚拒不受,后勉强上任,数月后即自认不合众望、累表避位。

乾宁二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过世。王家内哄,导致河东勤王,战关中三藩,此事也是眼前这位李蒲帅亲历,甚至其中大部分关键之战便是由他指挥的。再有就是,正是因为在平定三藩作战中的巨大功劳,李曜才得以被李克用格外看重,上疏奏为蒲帅,出镇中都。

然而李克用离开关中时一语成谶,待他河东大军一走,李茂贞、韩建跋扈依旧。

纵览这些年相位更迭,李晔从未将大权交予宦官之手,相反的,他不断地进行“削宦”,杨复恭被逼走后,神策之中就生生有了派系,不再是一个整体,相对来说降低了对皇帝的威胁。再往后,李晔再次分其权势,用诸王掌兵,看起来是打算取代神策军唯一天子禁军的地位,不过由于连续战败,最后被韩建解散,诸王死尽,所以失败。

韩建略晓文墨、喜敛钱财。李巨川深知这一点,当时劝他迎奉天子于华州时就说:“天子居华,四方贡奉皆到此”,立刻打动了他。李晔清楚韩建的为人,对其没有好感;也明白请驾幸华的企图,所以并不想去华州。但韩建为达目的,接二连三地遣使奉表,言辞切切,软磨硬泡之下,李晔心底里对李克用多少还是有些疙瘩,终于应允了韩建所请。于是,李晔一行来到华州。

天子在手,韩建便向地方诸道发布文告,令各地将贡赋运往华州。李克用得到消息,叹息道:“圣人昔听臣言,何至于此!韩建匹夫,今替贼从事,不是被茂贞擒获,就是被朱温俘虏!”

刚刚被李曜兜头一棒打得抱头鼠窜的朱温,在回到汴州老巢舔舐伤口的同时,无时无刻地关注着关中的动向。某日,宰相崔胤因韩建之故被驱逐出朝。崔胤不愿外放,遂求助于朱温;朱温上表,韩建惧怕朱温,于是复又上书奏请重新启用崔胤为相。于是,崔胤再度为相,一来一往之间,崔胤是感恩戴德;朱温则在朝中得到一个代理人。自此,两人是一拍即合、深相交结,互为表里、各取所需。

李巨川长叹一声,拱手道:“世言明公算无遗策,某本将信将疑,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明公烛照千里,身在蒲州,目在宫阙,此中之事,莫不如明公所言。如此说来,官家这几年威望丧尽,宗室被戮,再无可用之人;贤相遭贬,更添难言之痛。官家心中抑郁,唯有发泄于周遭,于是又更添宦官怨怒,长此以往,必有不忍言之变。”

李曜也微微一叹:“皇室衰微,朝廷窘迫,我辈国之藩篱,才不得不起兵维持正道……”面子工作做好,李曜略微一顿,又道:“此番官家乘舆播越,不得已而幸华州,具体情况某知之不详,下己公身在同华,可否详呈其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巨川早料到李曜必然问起此中详细,当下将其间之事一一道来。

原来当日李晔流亡华州,亲王典兵,禁军随行。韩建担心对己不利,便胁迫住在行宫中的李晔,将宗室睦王、济王、韶王、通王、彭王、韩王、仪王、陈王等八人囚禁;他们所统领的禁军解散,两万余人遣归乡里。其后经李巨川劝说,为了缓和与李晔的关系,在兜头一棒后又给了根胡箩卜——奏请策立李晔长子德王为皇太子。因此过不得多久,李晔便下诏立德王为皇太子。

据李巨川所言,韩建对宗室诸王是深恶痛绝的,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只是由于惧怕李克用和近在咫尺的李曜,摸不清这父子二人的态度,才未敢立刻动手。而后韩建得知李克用幽州战败,不能发兵,而李曜接到李晔密令,也毫无反应的确切消息,才决定立刻对诸王下手。

当日韩建与枢密使刘季述矫诏,凌晨发兵,围住诸王的住所。宗室诸王尚未起床,闻讯后个个惊惧万分,人人披发逃命,有的登屋上树,有的沿垣狂奔,众皆大呼:“官家救儿命。”以图侥幸。[无风注:此处的“儿”即“我”,本书开头曾有解释。]

未己,韩建将覃王、沂王、延王、丹王、睦王、济王、韶王、通王、彭王、韩王、仪王等十一王赶至华州城西的石堤谷,冠以谋逆的罪名,统统杀死。龙子凤孙、血肉一片,景况惨痛、使人叹息。

李晔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变成韩建的掌中之物。事后,李晔还得封韩建为太傅、中书令、兴德尹,加颍川郡王,赐铁券,并赏赐自己御笔书写的“忠贞”二字,真是天大的讽刺!

李曜听完,忽然问道:“杀八王,可是先生之谋?”

李巨川苦笑道:“某本劝韩公软禁八王即可,然韩公不听,认为八王既然今日胆敢意图行刺于他,来日就敢重募大军,与之鏖战,尤其此事乃是官家的主意,韩公虽日渐跋扈,终不敢将官家如何,因而只能绝其后路,将八王赶尽杀绝,使官家身边再无可信之臣,再无可用之人。明公,某虽愚鲁,也知八王乃是皇室宗亲,高祖太宗苗裔,以臣凌杀,后患无穷,岂能献此谬策?实不相瞒,当日某劝韩公,内禁诸王,外彰和睦,因为如此一来,无论太原、汴州,便无口实出兵干预。”他摇摇头,脸色有些落寞:“正是因为韩公不听,方有今日蒲帅兵临城下之局,蒲帅以为某所言如何?”

李曜闻言,哈哈一笑,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如此说来,韩建是自招灭亡,却怪不得下己公这出谋划策之人了。”

李巨川忽然面色一正,拱手拜道:“说到灭亡,明公,巨川有一事,请明公三思。”

“何事?”李曜心中隐隐猜到他会问什么,但却故作不知,肃然问道。

李巨川道:“韩建虽有大过,然则治理同华经年,民心安定,民力渐富,此人若所用适宜,仍有可取之处。如今大唐,譬如久病之人,全身上下,溃伤无算,而明公若可赦韩建一死,允他戴罪立功,牧守一方,却能治一地疮痍……请明公三思。”

李曜沉默片刻,问道:“若某欲治者,乃是这全身溃伤,而非一城一地之疮痍,则留不留韩建,又有多大关系?”

李巨川仍然坚持,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地不治,何以治九州?天下之患,上在鸾台,下在藩岳,纵然将来明公登……得掌大权,莫非调和九鼎,便足使国朝遂安?恕某直言,恐怕仍要尽诛不臣,削藩定难,才得安宁罢?因此……”

李曜打断道:“你的意思,某已明了。不杀韩建,未必不可,但某却要问你,若不杀韩建,反而用之,则你以为如何用之,才是办法?”

李巨川道:“如何用之,自然策出明公之怀,若明公果欲下问,则巨川以为,河中节度副使,正得其所。”

李曜哈哈一笑,手指李巨川:“你为救这旧主一命,也算费尽心思了。”

李巨川大吃一惊,忙道:“某……”

李曜摆手制止,沉吟片刻,却道:“韩建,可以赦免,但并不适合为河中副帅。”

李巨川心中稍安,又不禁有些疑惑:“却不知为何?”

李曜道:“韩建此番所为,倒行逆施,某之出兵,也是为此,若然战胜之后非但不予以惩戒,反委以河中副使之重任,岂非太过儿戏?不过你提到副使,某却以为,可以用韩建为鄜坊副使。”

“鄜坊?”李巨川眼前一亮:“明公高见!不过既然欲用韩建为鄜坊副使,则鄜坊节帅,明公必用李嗣昭或李嗣源二者之一了?”

李曜哈哈一笑,指着李巨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巨川也。”

第211章 掌控四镇(三)